古代有不少隐居山林、不问世俗的隐士,但也不乏以此手段沽名钓誉的人,大陆陕西师范大学歷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指出,唐代诗人卢藏用是成语「终南捷径」的主角,他因为仕途不顺而成为隐士,然而皇帝到哪个城市,他就要隐居到附近的山上,让不少人戏称他是「随驾隐士」。
卢藏用出身于大族范阳卢氏,精通琴、棋、书法,被世人称为「多能之士」,参与科举也很容易就考上了进士,不过考中了进士以后,卢藏用始终得不到吏部主管官员的赏识,等了很久都没有安排他的官职,仕途发展并不顺遂,让卢藏用心情十分郁闷,写下一篇《芳草赋》发泄后,和哥哥卢徵明跑到终南山隐居,跟随道士学习道术。
儘管卢藏用看似成为了不问世俗的隐士,但于赓哲指出,因为当时皇帝位于长安,他才在附近的终南山隐居,当皇帝去往洛阳时,他又转移阵地,跑到洛阳附近的嵩山隐居,因此被人戏称是「随驾隐士」,随时处在皇帝的视线范围之内。
根据《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卢藏用的道士朋友司马承祯要引退到天台山,卢藏用得知后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嘉处。」意指终南山大有好处,何必隐居到天台山,司马承祯则回答「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意思是「以我所见,这山是通往官场的捷径啊。」让卢藏用十分羞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