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王朝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导致民不聊生时,皇帝经常下令官员在地方上赈灾,不过多半是施粥给穷人填饱肚子,很少直接给乾粮,背后原因很现实。

眾所皆知,对于封建社会而言,人力就是生产力,一旦遇到天灾,帝王不可能任由人民饿死,而是会指派各地官员开仓、设置粥棚,让穷人填饱肚子。根据《搜狐网》报导,官府们之所以选择施粥,而不是直接发放乾粮,背后有3大原因。

首先是煮粥只需要少许米加上很多水就能烹煮,并且让百姓们有饱足感。其次是飢民眾多,加上乾粮有限,要能照顾到所有人根本是天方夜谭,所以只能採取熬粥的方式,让百姓们都能喝上一碗热粥。

最后一个原因是煮粥有利消化,这些飢民长时间没吃过饭,如果发放乾饭或馒头,不仅不利于消化,还可能因为狼吞虎咽而噎死,才会选择以施粥的方式避免悲剧。

其实赈灾背后还隐藏一大政治考量,那就是帝王为了显示对百姓的关怀,会藉由施粥获得民心,让百姓更加服从,皇位也就能坐得安稳一点。

#古代 #赈灾 #施粥 #乾粮 #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