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八哥、绿鬃蜥在台湾被视为是强势的外来种,德国因为浣熊繁衍过剩,同样达到危及生态平衡的程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名德国肉商尝试将浣熊做成香肠及肉丸,没想到产品一上市就大获好评,甚至有人为了尝鲜,不惜开车150公里上门消费,促进当地观光。

综合外媒报导,在柏林郊区经营「Wildererhütte」肉舖的屠夫Michael Reiss,2022年深感浣熊数量过多,常在扑杀后被随意丢弃,不如拿来制成食物,于是在徵得当地官员的许可后,将浣熊加工成肉丸、香肠及午餐肉。

Michael透露,一开始是将浣熊肉制成肉丸,没想到一推出就受到饕客欢迎,甚至成为肉舖的热门商品,后来他又不断进行研发,并透过网路贩售,如今肉品店已经推出多达7种的浣熊肉制品。Michael形容,浣熊肉的口感跟其他肉品没有太大区别,味道也不独特(例如羊骚味),但较其他肉品软嫩一些,「如果你吃了两根香肠,就会知道哪个是浣熊肉,但若事前不知道是浣熊肉,吃完几乎不会意识到哪里不一样」。

由于全欧洲只有Michael在贩售浣熊肉品,因此吸引不少饕客远道而来,甚至有人为了尝鲜,不惜开车150公里前来朝圣。如今Michael的肉品店不仅成为当地热门的观光景点,也为德国政府提供了一项解决浣熊泛滥的参考方法。

#德国 #肉商 #浣熊 #肉丸 #香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