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爱猜疑、心狠手辣的形象深植人心,才刚坐上皇位,便开始杀害曾一起出生入死的功臣,大陆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方志远指出,朱元璋这么做其实是为了维护族系的政权,担心功臣们会再度造反,同时也能帮助朝廷节省粮食、稳定社会。

方志远指出,从夏、商、周时期开始,古代的掌权者都是「家天下」,因此朱元璋登基后屠杀功臣,除了喜欢算计的个性使然,最主要就是为了维护族系的政权,因此他曾经重点培养侄子朱文正和外甥李文忠,还收养了很多义子帮忙打天下,从这些举动都能看出朱元璋对族姓的看重。

方志远提到,大陆歷史学家孟森提过一个观点,跟着朱元璋起兵的人,大多来自流氓无产者,这些人善于推翻旧世界,却不善于处在和平时代,被视为潜在的动乱因子,因此朱元璋将他们剷除其实是很自然的;此外,如果这批人留下来,还会为明朝财政带来巨大负担,所以剷除功臣不但可以节省粮食,还有助于稳定社会,只是朱元璋做得太过火,才会让后世反感,留下极具争议的名声。

方志远表示,宋太祖赵匡胤不同于朱元璋,他採取「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让有功的将领主动放下兵权,回故乡养老;不过赵匡胤和朱元璋最大的区别,就是他还有一个弟弟,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赵匡胤当上皇帝后,就将他封为晋王、开封府尹,而这个职位从五代开始,就是为了接班人而准备,由此可知赵匡胤在开国初期的家族力量比朱元璋更强大。

#朱元璋 #功臣 #明朝 #皇帝 #方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