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十分重视吃食,想要吃一顿饭,还得先经过繁琐的流程。大陆央视纪录片指出,清代皇帝用膳的流程繁复,不但有专人详细记录吃饭的时间、地点和料理,太监在皇帝动筷前,还要先使用「银牌」试毒,确认没有问题才可以开动。
根据大陆央视纪录片《故宫100》介绍,御膳房是专门伺候皇帝吃食的机构,负责管理事务的大臣都会由皇帝亲自钦点,而紫禁城内共有2个御膳房,「外御膳房」面积较大,位于景运门外,主要负责宴请群臣,「内御膳房」则设在养心殿旁边,主要负责皇帝的日常膳食。
皇帝用膳的第一道流程为「传膳」,会由专人详细记录当天的用膳时间、地点和菜名,等到料理都上齐后,就会进入下一道流程「进膳」,不过在这两者之间,其实还隐藏一个不被记载的流程「嚐膳」,也就是在许多古装剧都有出现的「银针试毒」,只是清朝太监试毒不用银针,而是「银牌」,等到确认食物没问题后,皇帝才可以正式开动。
无论是日常用膳或宴请聚会,皇帝的餐桌上总是冷热、甜咸、荤素一应俱全,然而每次用膳的菜品都很多,独自一人很难将所有食物都吃完,于是皇帝会将剩余或还没有动过的菜品赐予大臣,对于受赠的大臣来说是无上的荣光。等到皇帝用膳完毕后,太监一声传令,将料理送上餐桌的队伍又会端着餐具,浩浩荡荡地返回内御膳房,皇帝的一餐也随之结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