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最终由秦始皇先后攻破六国,成为歷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不仅如此,秦始皇还兴建了万里长城、统一货币及度量衡。不过外界不解,古代没有户政系统,秦朝如何掌握全国人口数?背后一大关键在于相对完整的「户籍制」。
根据《搜狐网》报导,歷史上第一次人口普查就在秦朝,早在西元前375年,秦献公在位时期就颁布了当今户籍政策的雏形,以户籍为单位,将百姓根据区域分组,这样一来,就能方便官府随时调取户口讯息。后来歷经商鞅变法,井田制被废除后,开始按人头来收税,此后秦朝的财政收入便直接与人口数相互挂勾。
其次,秦始皇先后攻破六国、统一中原,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要将本国的户籍制度推广到全国并非难事。
第三点,秦国还推行郡县制,将领土划分为40多个郡,而每位郡守大多由中央直接委派,加上他们在地方上的权力,自然很容易将中央下达的政策及时贯彻到民间。从出土的秦简来看,这些郡守需要按时统计人口,并上报给朝廷,如此一来,户籍制度便能准确地贯彻下去。
同时,基于「徭役制度」的需要,统治者在掌握人口数之余,也能指派成年男性进行义务性的劳役,包括修城、铺路、戍守边疆等工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