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权至上,就算是必须给出谏言的大臣,也要随时小心说话,如果惹皇帝不开心,哪怕说的是实话,也可能面临被杀头的命运。大陆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指出,西汉武将周亚夫个性刚直,经常和汉景帝意见相左,儘管平定叛乱立下大功,最后却因为一双筷子,而走向悲惨的人生结局。

王立群指出,汉景帝在前元六年(西元前151年)废皇后薄氏,隔年废太子刘荣,同年4月立王氏为皇后,并立王氏的独子胶东王刘彻为太子,整个过程完全没有和群臣商讨,引发部分大臣反对,其中一人就是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首功者条侯周亚夫,他是当时朝臣中讲话最有份量的人之一,原本受景帝信任、重用,却因为反对废除太子而遭景帝疏远。

加上周亚夫个性刚直,不善变通,常常和景帝意见不合、发生衝突,比如有5名匈奴高级将领投降汉朝,景帝想封这些人为侯,希望藉此鼓励更多的匈奴上层人物投降汉朝,但被周亚夫坚决反对,认为这些人背叛自己的国家,如果封他们为侯,就等于是鼓励臣子不用忠于皇帝,不过景帝不採用他的意见,仍执意封侯,周亚夫于是称病辞去职位。

不久后,景帝为了测试周亚夫,召他进宫赴宴,准备了一大块没有切的肉放在桌子上,且没有摆放任何餐具,周亚夫只好转头请尚食拿筷子,景帝见状询问他是否不满意,周亚夫急忙站起身、脱下帽子,向景帝敬礼道歉后便转身离开,景帝目送并感慨道「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意思是这么一个心怀不满的人,一定不是辅佐少主的臣子。

后来周亚夫的儿子偷偷买了500个盔甲,想提早为父亲的后事做准备,未料被人举报,称周亚夫要造反,景帝得知后,立刻派人抓捕周亚夫,他气愤不已,认为儿子买的只是丧葬用品,毫无造反之心,但景帝相当生气,将他交给最高司法官廷尉审理,惨遭诬蔑「不在地上谋反,也会在地下谋反」,周亚夫忍受不了这种污辱,于是绝食5天,最终吐血而死。

#西汉 #周亚夫 #汉景帝 #汉朝 #王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