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原王朝为了和周边民族维持良好关系,大多数会採取和亲政策,将公主嫁到对方的国家,比如汉朝的解忧公主、王昭君、唐朝的文成公主等,通常公主们都只是安分守己,但隋朝一名极具爱国心的和亲公主,连嫁突厥可汗父子4人,只为了「反唐復隋」。

大陆歷史作家邙山野人指出,隋朝开皇年间,突厥占领了整个北方草原,隋文帝为了稳定局势,在突厥内部扶持亲隋势力,分化突厥汗国,激发大小可汗的矛盾,进而引发内乱。隋文帝为了拢络亲隋的小可汗突利,还出嫁宗室女安义公主,并封突利为启民可汗,不过安义公主婚后3年便过世,隋文帝只好再嫁宗室女义成公主。

突利去世后,因为和义成公主没有生育子嗣,所以由突利和前妻生的儿子始毕可汗继位,并按照民族习俗「收继婚」,娶义成公主为妻;不久后隋朝陷入混乱,与突厥的衝突加深,始毕可汗趁隋炀帝巡视北长城时,集结10万大军,将他们围困在雁门,义成公主随即派人散布假消息,称始毕可汗的叔叔叛乱,他才急忙退兵,隋炀帝得以逃过一劫。

隋朝灭亡后,始毕可汗大收附庸,但隔年便过世,换弟弟处罗可汗即位,且同样娶了义成公主为妻,岂料一年后处罗可汗也过世,义成公主接着拥护他的弟弟颉利可汗为王,并三度嫁给继子。

这时唐高祖已经占领关中地区,建立大唐王朝,义成公主不甘心隋朝就这样灭亡,不断煽动颉利可汗攻打唐朝,因此突厥几乎每年都会统兵南下,侵扰唐朝边境,但颉利可汗并未取得太大的成果,因为唐朝国势逐渐强大,且突厥内部矛盾重重,就算义成公主希望「反唐復隋」也无可奈何。

贞观三年(西元629年),唐太宗派武将李靖反攻突厥,颉利可汗被活捉,义成公主收留的隋炀帝遗孀萧皇后和孙子杨政道也向唐军投降,然而唐太宗并未杀死颉利可汗,还给萧皇后和杨政道很好的待遇,唯独义成公主在李靖攻陷突厥牙帐(将帅居住的营帐)时,就直接被杀死了。

#义成公主 #隋朝 #和亲公主 #唐朝 #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