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击败了西楚霸王项羽,随后建立汉朝,成为开国皇帝汉太祖,并定都于洛阳,然而不久后他便将首都迁往长安,大陆陕西师范大学歷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指出,刘邦迁都的决定其实源于一名小兵给的建议。

于赓哲引述《史记‧刘敬传》的记载,刘邦最初选择定都洛阳,是因为它本来就是东周的首都,且当时经歷多年战乱,洛阳城却没有遭到太大破坏,基本上还算完整;不过戍卒(军队中最低等的小兵)娄敬向刘邦提出建议,说「洛阳不便」,因为洛阳号称「天下之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四通八达,不过这也是它最大的弱点,敌军无论从哪个方向都能进攻,可能面临腹背受敌、难以防守的窘境。

于是刘邦询问娄敬,觉得哪里比较适合作为首都,娄敬回答秦地,也就是秦朝以前的领地,并说「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眾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表示秦地四面都有天险,进可攻、退可守,且土地肥沃,这也是歷史上第一个被誉为「天府之国」的城市。

刘邦听完娄敬的建议,最终决定在秦地建都,不过原本的咸阳城被项羽破坏,刘邦只能选择在渭水南岸建一座新都城,但他并不知道这里叫什么,当地人介绍,这里是以前秦朝的长安乡,刘邦一听觉得是个吉兆「长治久安」,长安城也由此诞生。

#刘邦 #长安 #汉朝 #洛阳 #定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