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经常透过和亲手段,换取边疆和平,避免战事不断耗损国力,然而追溯歷史,不少和亲女子是「冒牌货」,包括最有名的文成公主和王昭君,前者是宗室女,后者只不过是个宫女,唯独清朝玩真的,派的全是货真价实的公主,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落差,只因背后目的不同。

根据《网易》报导,古代交通不发达,讯息也不流通,加上公主久居深宫,外人很难窥见公主们的长相,所以出现了假公主替嫁的情况,可见即便是为了巩固邦交,歷代君王也不愿将亲生骨肉远嫁他乡。例如汉朝一共挑出10位宗室女远嫁和亲,因为不是自己亲生的,只要达到政治效果就足够,而作为宗室家族,自然也欣然同意,只因此举不但提升女儿的地位,家族地位也跟着受益。

对身为外邦的游牧民族而言,和亲最重要的并不是人,而是自己的势力,和亲意味着中原王朝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必要时刻也能藉助中原力量剷除异己,站稳草原霸主的地位。

至于清朝之所以嫁的都是帝王之女,不是皇帝不心疼女儿,而是和亲目的与前朝不同,由于当时蒙古草原上的部落都归顺了清朝,随着大清政权趋于稳定,清朝皇帝为了能更好地控制蒙古部落,决定採用满蒙联姻的方式,迎娶蒙古贵族女子进宫,并将大清公主嫁给蒙古王爷,因此若是派假公主和亲,势必影响两族之间的情谊。再者,蒙古王爷在京城都有置产,所以公主们并不算远嫁,还能让蒙古王爷为朝廷办事。

#和亲 #公主 #清朝 #蒙古族 #满蒙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