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剧中,主帅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的磅礡场面,许多人并不陌生,不过电视剧中这些看似「一次性」的作战武器,难道在打完仗后就置之不理吗?事实上,无论战事再怎么激烈,双方都会派人清理战场,毕竟这些武器都是成本。
根据《网易》报导,弓箭一直是冷兵器时代重要的远程攻击武器,同时还可以配合近战武器,营造多重攻击的战果,再加上后来出现的毒箭和鸣镝(军中发号令的响箭)等改良,弓箭的威力可说是日益增强,每次战争势必耗费掉相当可观的弓箭量。
相较于电视剧总是将弓箭作为「一次性」作战工具使用,事实上基于成本及效益考量,打胜仗的一方会在战后派遣专人对战场进行全面的清理,这项工作不仅包括对阵亡将士的安葬,更涉及到各种武器装备的回收,特别是弓箭、铠甲等。
毕竟古代制铁技术较为落后,加上铁器昂贵,想要大规模生产弓箭,制造出具有实战价值以及破坏力十足的箭矢,势必要耗费高额的成本。至于那些损坏严重或者无法修復的箭矢,清理小队通常会直接进行销毁,或是重新铸造成其他武器装备,避免破损的箭矢落入敌人手上,反而沦为威胁自身军队的利器。
正因为弓箭在古代是珍贵的军事资源,且打仗时需要大量使用,除了有效率的重新利用之外,如果能从敌人手中获取更多兵器就再好不过了,而歷史上最经典的莫过于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不仅虚晃了对手,还获得曹营10万支箭,可说是一举两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