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下,不仅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一般大户人家也坐拥三妻四妾,背后目的除了传宗接代,还有2大残酷作用,分别为彰显社会地位以及作为利益交换的工具。
根据《搜狐网》报导,古代农耕社会相当注重生产力,加上民间对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生养男丁是极其重要的事情,而小妾的存在,一开始确实与传宗接代有关,明代法律就曾明文规定,「凡男子年满40而无后嗣者,得纳妾」为的就是给祖宗延续香火。
不过除此之外,小妾还有两大作用,首先是彰显男方的身分地位和富裕程度,毕竟娶妻纳妾需要花不少聘礼,更何况大户人家喜欢比排场,宴请酒席时也不能办得太寒酸,加上如果妾室长得貌美如花,本身也很有面子。
其次,大户人家的小妾若是没有生下一儿半女,很快就会被嫌弃,甚至被重新转手卖出,为奴为婢;如果小妾长相美艷动人,就会成为丈夫利益交换的筹码,像是转送给有权有地位的王公大臣,以此谋得官职或财富。妾室除了转赠给别人,以换取某种利益,还会被当作赌注及交换物。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