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ㄍㄨㄛˊ)国墓地位于大陆河南省三门峡市北部,是西周、春秋时期的大型邦国公墓,规模宏大且保存完好,当初是在建水库的过程中意外发掘,考古团队于1990年在编号M2001的墓地出土一件外形神似现代「手持小风扇」的青铜文物,据《央视新闻》介绍,这其实是古代马车的「喇叭」,用以警示路人,同时也是当时身分等级的象徵。
根据《央视新闻》报导,大陆考古团队在1990年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虢国墓地发掘一件外形神似现代「手持小电扇」的青铜文物,不过它其实是一种古代马车上的装饰配件,名为「铜銮铃」,功能和现代汽车的喇叭差不多。
铜銮铃整体可分为3部分,铃球、铃颈和銎(ㄑㄩㄥ)座,铃球是中空的,里面还装着一颗小弹丸,一晃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并且通过最下方的銎座,可以将铜銮铃安装在马车的车轭(抓住牛马颈部的器具)或车衡(车轭连接的横木)上,因为铃球发出的声响和鸾鸟鸣叫相似,所以被命名为「銮铃」。
铜銮铃在车马行进间摇晃轻响,不但可以提醒和警示路人,还可以降低其他声音对马匹的刺激,专属的白噪音让车马走得更稳,因此銮铃在西周非常流行,且逐渐成为了身分等级的象徵,比如最高级的车马上可以装8个銮铃。
除此之外,銮铃也是古代「驾照考试」的必考项目之一,当时考驾照需通过5个项目,称作「五御」,其中和銮铃相关的项目称为「鸣和鸾」,是学习驾车的入门技能,要求马与车的动作在行进间相互协调,且銮铃发出的声响节奏有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