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节期间,不少到外县市工作、读书的人都已经返乡过年,每到这时经常传出国道塞车、车票难抢的新闻,不过古代的交通比现在还不发达,古人们想要和家人团聚比想像中艰辛,像是唐代诗人李白若要从长安回到四川老家,只靠骑马和走路,不但要耗时一个月,还得花掉3个月薪水。

根据《梨视频》报导,古代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待在家务农,而且当时社会受儒教影响,重视「安土重迁」、「父母在不远游」等观念,外出游学、工作的人并不多,因此古代没有什么返乡人潮,不会出现人挤人、塞车等状况。

然而古代交通不发达,很多地方的道路不通,所以有返乡需求的古人,在回家的路上还是比较艰辛。虽然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古人骑马、搭乘马车的画面,但当时的马车没有冷气、暖气等设备以及避震功能,只要坐一小段路,乘客就会被晃到头晕、浑身不舒服。

除此之外,古代的交通费也不便宜,唐朝的马车一天可走约35公里,收费标准为马负重50公斤、每走50公里就收100文,走山路则要120文,如果回家一趟共300公里,算上休息时间得花10多天,路费总共需要600文,加上路途中的食宿费用,至少得准备一两银子;但按照唐朝的薪水来看,九品芝麻官的月薪不超过半两银子,如果过年搭马车回家,必须先缩衣节食大半年。

况且坐马车算是较为高级的赶路方式,通常是达官贵族在使用,普通人只能搭乘人力车、骑马,甚至靠自己的两条腿走路。歷史上,李白要从长安回到四川江油老家过年,路途长达900公里,其中300公里是平路,剩下600公里是山路,只靠骑马和走路的话,时间就要一个月,单趟路费需要1.2万文,按照李白在翰林院的薪水来看,回家一次就可能花掉3个月的薪水。

因此古代的「水运」更受欢迎,走水路一天约25公里,同样300公里的路程,逆水时最多需要100文,顺水则可以打对折,比起走陆地便宜许多,是古人返乡交通的最佳选择。

#过年 #春节 #返乡 #马车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