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宫内除了皇亲贵族以外,还有大量的太监与宫女,其中清朝的宫女只要到达一定的年龄就能出宫,太监却得等到老得动不了时才有办法离开,大半辈子都在宫中生活的他们,退休后主要有2种结局,分别是去子女家中养、到寺庙出家等。
根据《梨视频》报导,太监退休后,最好的结局就是去儿子、女儿家养老,但太监入宫不是都需要自宫,为何还会有子女呢?事实上,有部分太监并非自幼就入宫工作,而是先娶妻生子后才成为太监,比如明末宦官魏忠贤就是21岁才入宫,在此之前已经生了一名女儿。
而自幼进宫的太监,如果在宫中混得好,就能过上有钱有势的生活,这种太监大多会认养乾儿子,并给予一些好处,等到退休后就可以拜托他们照顾自己,替晚年生活买个保障,也算是一种「养儿防老」的概念。
至于其他没有权势的太监,则会定期捐钱给寺庙,等到退休就可以选择到寺庙出家,有时这些太监也会出资帮助寺庙翻修,比如北京海淀区的碧海寺,就是受明朝御马监于经资助扩建,后来魏忠贤也有出资扩建、翻修。
除此之外,太监的葬身之处也是个问题,虽然太监在退休后,都能赎回被阉割掉的「宝贝」,但自古以来人们就将「死无全尸」视为禁忌,太监不算是完整的男人,自然也无法葬在祖坟里,否则将会让家族蒙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朝雍正皇帝特赐一块「太监茔(ㄧㄥˊ)地」,也就是现在恩济庄,做为他们人生最后的归属。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