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殭尸或驱魔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见道士拿着符咒,口中喊出咒语「急急如律令」的场景,然而大陆歷史学者指出,「急急如律令」最早出自于秦汉时期公文,意思是「立即按照法律命令办理」,后来道教创始人结合曾当官的经歷,将这句结尾惯用语融入其中,才逐渐成为我们熟悉的驱魔咒语。

大陆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李均明在央视节目《简牍探中华》中指出,秦汉时期的公文经常以「如律令」结尾,意思是立即按照法律命令办理,比如湖南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的「王皮案」中就写明了「书到,亟处,言,会急疾,如律令」,长沙府在文中要求临湘县,收到这份文件后要快速地处理这件事,并尽快以文书的形式上报。

但是官方使用的语句,为何会变成驱魔的咒语?《北京青年报》解释,自从汉武帝採纳官员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后,律令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越来越低,到了东汉以后,官方文书很少再见「如律令」等惯用语。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为东汉人,他根据担任巴郡江州行政长官的经歷,在书写道教驱魔、治病禳(ㄖㄤˊ)灾经文的最后部分时,除了效仿以前官方文书中常用的如律令,还创造了「一如律令」、「急如律令」和「急急如律令」等衍生用语,意思都是号令鬼神快快承办某件事情。

原本属于皇帝的用语「如律令」,就此演变为道教驱魔避邪的专用咒语,并在民间普遍流传,比如东汉、魏晋时期的陪葬品「镇墓罐」罐身上的镇墓文,常以「如律令」或「急急如律令」结尾,吐鲁番出土的许多唐朝随葬衣物上,也经常发现写有这些道教咒语。

有趣的是,在道教神话中,有一名叫做「律令」的神仙,东晋时期志怪小说家干宝的着作《搜神记》记述,称律令是出生于周穆王时期的人,因为跑得非常快,所以过世后被吸纳至道教雷部中,负责传递讯息,也负责替道士向雷部沟通,以达到驱使雷电、降妖除魔的目的,因此「急急如律令」后来也被解释为「像律令一样快」的意思。

#急急如律令 #道士 #道教 #咒语 #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