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一生勤政严苛,对权臣手段狠辣,对后宫却极为节制。然令人玩味的是,他临终遗命,只选了两位女子陪葬泰陵,皇后乌拉那拉氏与敦肃皇贵妃年氏。前者出身名门、辅佐有功;后者则是被诛权臣年羹尧的妹妹,为何年氏能与雍正同穴?《搜狐网》歴史专栏分析这段宫闱秘史,微妙折射出帝王情与权的纠缠。

权力婚姻 稳固王府

雍正帝胤禛为康熙第四子,自幼在宫中长大。康熙四十八年,他奉旨迎娶满洲正白旗的乌拉那拉氏为嫡福晋,其父马齐为康熙朝大学士,家族根基深厚。她持家有方,掌管王府内务与财政,是雍亲王府的中枢人物。次年,雍正纳钮祜禄氏为侧福晋,生下弘历,即后来的乾隆帝。康熙五十一年,年遐龄之女年熙珠受指婚入府,封为侧福晋,象徵雍正与地方实权的联姻。

年氏盛宠 家族同荣

雍正登基后,乌拉那拉氏立为皇后,年熙珠晋封贵妃、再进皇贵妃,成为清代首位汉军旗出身的皇贵妃。她性情温婉,深得帝宠,惟子女多夭折。雍正三年她重病,雍正为其「冲喜」晋封皇贵妃,不久病逝。兄长年羹尧因军功显赫权倾一时,后恃宠自骄被赐死,家族覆灭。雍正未连坐年氏子女,反厚葬以示恩,显见内心仍存情分。

死后同穴 深藏情义

雍正九年皇后乌拉那拉氏病逝,雍正停朝五日致哀,追谥孝敬皇后。十三年雍正崩于圆明园,遗命陪葬两人:孝敬宪皇后与敦肃皇贵妃年氏。乾隆元年遵旨迁棺入泰陵,三棺并列,规格相同,为清史罕见。史家认为,此举既是雍正对年氏旧情与年家功劳的补偿,也反映他对满汉平衡的政治布局。泰陵至今未盗,三人长眠地宫,象徵雍正一生的冷峻与柔情并存。

#雍正 #年羹尧 #陪葬 #清朝 #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