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
图表

民国91年底,台北银行併入富邦金控,但市议员踢爆,北市银44处自有房舍当年竟未重新估价,仅以当时购入价计算,价格低估逾60亿元,等于台北市政府让富邦金白赚了60亿元,而经过这几年的增值,商仲业者估算,仅位处台北市精华区的10笔房产的总市价已高达161.7亿元,富邦金併北银,已为富邦金至少带进138.9亿元的地产增值利益,简直「卯死了」。

台北银行的指标大楼,位于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长春路口的总部大楼,总楼层共12楼,楼地板面积近7800坪,土地面积875坪,民国72年买入时,每坪土地公告现值约23.4万元,在合併之前的90年每坪已涨至78万元,以市价计算,北市府在合併当年,仅这栋大楼就让利24亿元给富邦金。

合併前竟未重估价值

台北市议员李庆锋、简余晏在民国97年就质疑此事是「白米换番薯」,北银被併购时44个黄金地段分行房地产计价基础,竟然是以60至80年的购入价格计算,严重低估;最精华10处行舍,以购入当年价格计算总值仅22.8亿元,真是便宜到不行。

李庆锋表示,台北银行、富邦金控合併前市府未重估土地、房产价值,即使现在再检视,「贱卖仍是事实。」

曾有外资圈人士直言「所有银行合併前都会做资产重估,这案子为什么不做?」

高力国际董事总经理刘学龙说:「金融体系併购,必定会重新估价不动产市值,像渣打银併新竹企银就有做资产重估。」

他强调,不动产价值是被购併公司(北市银)净值的重要关键,租赁房舍、分行,都有其价值,没有资产重估,就会影响其净值。

精华10处只值22.8亿

第一太平戴维斯台湾区董事长朱幸儿更说,依国际惯例,企业併购,必须以近6个月资料进行资产重估,且重估方法也有一定标准。

资产重估包括设备与不动产等都应计算在内,重估方式依现行国际会计准则,分为市价估算、收益还原(以租金乘上使用年限等)以及重建成本,一般併购案,三项会同时估算,之后才提出一个合理价位。北市银与富邦金合併,在资产重估上,与国际惯例完全不符。

对于「贱卖」质疑,北市财政局长邱大展表示,当时台北银行净值458亿元,富邦金控净值有1015亿元,绝不是小併大。

他举例说,一个人拥有10辆高级车,但负债累累,那这个人真正拥有的资产,就没有看起来那么多。

#北银 #富邦金 #重估 #资产重估 #富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