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生奉献翻译的资深译者、影评人景翔受帕金森氏症缠身多年,半年前住院至今,目前因插了呼吸管和鼻胃管无法进食、言语,但意识清楚,近日多位报社老同事前往仁爱医院探视,他以注音符号板与人聊天,言谈中仍心念翻译事业。

73岁的景翔本名华景疆,1941年生于江西,毕业于台北工专土木科,曾任《中国时报》副刊编辑、《时报周刊》总编辑,撰写影评专栏。他译作高达80多部,译笔优美,也曾翻译《当哈利碰上莎莉》等多部名电影字幕,2012年首度出版诗集回忆录《长夜之旅》,回顾往日情感故事。

前时报出版社总经理莫昭平表示,5月中初次探视景翔时,见到他的模样好心疼,「景翔一见到我就哭了,我不断强顏欢笑。后来我才明白,其实他哭的表情和笑的表情是一模一样的,所以说不定他那时是高兴呢。」

她表示景翔的头脑清楚,记忆力更好,却被他日渐减退、无法控制的身体功能紧紧箍住、无法挣脱,前几日她探望时读了《父亲的手》一书给他听,另有友人提供有声书,陪伴他病中日子。

纪录片导演洪维健早年曾任职《中国时报》,他表示景翔很孝顺,近年还会烧菜给父母吃,希望号召老友多前往陪伴景翔。《文讯》总编辑封德屏表示景翔对台湾翻译文学的贡献居功厥伟,却不够受重视,双亲过世后,他仅有的家人姊姊远在美国,现是看护照料。

景翔个性低调但待人热情,2012年同志游行时,满头华髮的他坐在轮椅被推上舞台,以颤抖的声音高喊:「我从来不在柜子里!」公开出柜力挺同志,现场掌声如雷,那幕至今不时被传诵。

去年他出版译作《黄鸟》时已无法手写也无法打字,因此是以口述翻译、再请助理打字。儘管过程艰辛,但他译笔的优美诗意令人嘆服,谈及翻译时他强调「中文好比英文重要」,仍一贯谦和。

#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