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领导人、分子生物学家康拉德(Andrew Conrad)28日宣布这个宏图,预估5至7年后成真,相关技术并将授权医疗公司使用。
以标靶药物传输平台见长的美国Bind Therapeutics公司,已就将抗癌疗效佳的小分子药物包裹后,结合辨识癌细胞的抗体,形成奈米粒子,再传送至标的病灶展开临床试验。
谷歌病徵侦测装置的构想与此相仿,而充当载体的是磁性氧化铁奈米粒子,直径不到红血球的千分之一,黏附显影剂、抗体或药物,进入人体血液系统后,会侦知不同病症之标记,诸如:血液出现某种病变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心臟病发或中风前,即将破裂的动脉硬化斑块释放之酵素。另也能与癌细胞膜蛋白质或DNA片段结合,及早发现。
#奈米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