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读过九把刀先生的一段话,大意是说小说题材的选择,将会影响作者接下来几个月的生活节奏与情绪。我相当羡慕能写出这段话的刀大,对我来说,写一本小说对生活的影响,通常是以年计算。
首要的就是时间。对非专职的写作者而言,写作占用的是与旅游、路跑、抓神奇宝贝相同的时间段落,它不能影响你的正职,不能影响你的家庭,若你从事的是那种责任制、每天得工作十二小时待机二十四小时的工作,娶了老婆,生了小孩,那意谓着为了切割出一段较长的连续时间,你只能割舍所剩不多的选项。
第一个得割舍的是社交活动,不应酬聚餐唱歌,周末尽可能窝在家敲键盘,你将因此丧失某些人际关系,或是更糟的,某些可能发展成纯纯的外遇的小暧昧;第二个砍掉的是运动,写作期间你将无限制地发胖与水肿,脸色苍白,性欲低落,爬楼梯会喘;第三个砍掉的──也是最好砍的是睡眠,你可能本来就睡不大够,现在只是得睡得更少,肝火旺盛,口气差,痔疮轮流破。
这些牺牲让你有时间思考、打字,甚至充分融入剧情,享受下笔如有神的绝妙快感,但有时太进入故事让你看起来像神经病,你会在电脑前用女声自言自语、扭腰眨眼摆莲花指,老婆吓得都要拨电话给法师,其实你只是模拟女角色的对话。有时你必须在写作荷尔蒙大量分泌时被打断,那种情绪抽离的痛苦运作不好会在阖上电脑后继续存在,写推理小说者尤糟你会在开会时突然发言说凶手一定是xxx!老板瞪你一眼,说客户不过是想在维京群岛设立一间公司而已。
而且在写作过程中你是孤独的,散文或万来字的短篇小说成篇快,就算不发表,亲朋好友多半也愿意读读看,至少换来一些「你好棒」的回馈,做为写作的吗啡;长篇小说很难有这样的回馈,你运气好,有个编辑,有个老婆,或有个生死之交愿意读未完的残篇,但几万字的稿件,有什么意见也是几个星期后的事了。
这些孤独与痛苦在故事最后五分之一达到颠峰,你看到尽头的光,开始衝刺,你感觉心血管肥厚,脾气暴躁,精神与现实脱节程度愈来愈大,在最糟那一刻,voila,「全书完」。
一切完结,你开始重拾二年来失落的人生,认真工作,主动写文章参加研讨会;找好餐厅好酒吧新开的文青咖啡厅,约朋友吃饭小酌当然不忘那个之前对你频送秋波的小秘书;运动、减肥,照商业杂志上马云贾伯斯说的那样起床后做十二件事、上班遵守二十五个诀窍、下班后履行三十七个原则、睡前反省六十九则人生的道理,活得充实效率又有意义。
那本小说呢?它可能还需要修改,但改完未必能出版,出版后未必受好评,受了好评也未必会卖,就算卖了版税也不过你的工作薪水九牛一毛,你的生活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生活圈子里的人多半没读过甚至没听过你的书,在他们眼中,你是个中年发福浑身散发铜臭味的中年布尔乔亚,成天只想要赚钱与搞外遇。
不过你人生还是有一点点的不一样了,至少你自己是这样觉得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