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业承揽公共工程对一例一休的建议
营造业承揽公共工程对一例一休的建议

台湾区营造公会分析,去(2016)年之前,营造业苟延残喘,主要是受到政府公共工程预算减少、民间建筑工程数量萎缩、採购法对厂商与机关争议裁决不公的影响所致;不过,2017年全面实施的周休二日、一例一休,如果不检讨修正,则会让营造业营运前景雪上加霜,甚至变成压垮目前体质脆弱国内营造产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去年国内几家规模不小、也有知名度的营造厂理成、长鸿、伟盟倒了!根据台湾区营造公会统计,到去年底的近二年,因缴不起会费而停权的会员数超过二千家以上。

严重影响工程进度、成本

台湾营造公会理事长陈煌铭指出,政府、民间工程减少,竞标激烈,原本营造厂的获利就是「毛三到四」,只能维持基本营运。

但劳基法修正「全面实施周休二日」、法定工时缩短,与「一例一休」的政策,承揽公共工程(含在建工程),已严重影响营造工程进度、成本及外劳人力经费等问题。

陈煌铭指出,营造业工项连续施作不能中断、工程施作交通与安卫维持、非单一施作(需与监造、下包、材料商同时)、专业人员休假要补专职。

例休日赶工将无料可用

除此之外,达欣工指出,一例一休是全国一致性的,在工程进行中,工程原物料供应商〈如混凝土、建材业等〉也会配合而缩短供料天数,这势必导致承揽公共工程案在例假日或休息日无料可用。

另外,新亚建指出,营造业属特殊行业,常因工程造成的震动、噪音而调整工时,尤其是,厂商遇有在建工程为配合工程进度必须赶工,还是某些工项需连续不可中断(例如灌浆、潜遁、隧道、连续壁、结购体施工等)时,若是中断则会前功尽弃,重则产生工安危险,势必对营造厂商造成极为严重的伤害。

陈煌铭表示,就目前所有的营造厂商的手中在建公共工程观察,当初承接在规划之初时,都尚未实施法定工时缩短或「一例一休」的政策,工期也未考虑这些因素,所以都没有充分反映现行公共工程以日历天的计算方式;但在全面实施这二项政策下,假使仍按修改前计算工时的方式来计算工期,对营造厂显然有不合理及欠公允。

在建工程应变更契约

尤其,现在採购法对于工期延宕所做的处罚;以及厂商与机关之间发生争议要解决时,现行採购申诉审议委员会大都较偏向机关,不公平的处罚营造厂商。

因此,营造公会认为,针对法定工时缩短为每周40小时、一例一休后,因成本增加(如加班费、退休金),营造厂手中的在建工程应变更契约,追加工期及给付衍生的相关费用。至于未发包工程,则应儘速配合工时修改,不论工期计算、施工规范等,都需做必要的调整。

#一例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