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巴西与哈萨克共和国等国家都是在独立之后,才开始一砖一瓦建造新首都。一般而言,建造首都是切割歷史、凝聚国家意识的好方法,但在非洲新成立的国家南苏丹,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
■The logic of the made-from-scratch capital city is simple: What better way to smooth over old social divisions than by creating a new and neutral center of political gravity, untouched by old histories and old divisions?
今年2月,摩洛哥国王拜访非洲东北部内陆国家南苏丹,他签署了一系列的两国合作协议,内容包括渔业、矿业、职业训练等合作方案,此外还有1项特别的计画,摩洛哥同意提供500万美元(约台币1.5亿元),以协助南苏丹决定是否要建造一座新首都。
全世界最年轻的国家、2011年才从苏丹独立出来的南苏丹,正在评估是否要将首都从现址朱巴(Juba)往北搬迁约209公里,到人烟稀少、沼泽遍布的兰西尔(Ramciel)。世界上有不少国家也都是在独立之后,才开始一砖一瓦的建造首都,包括美国、中亚的哈萨克共和国、非洲的奈及利亚、南美洲的巴西等。
全国统一的象徵
正如南苏丹朱巴大学社会人类学讲师兼文化与遗产部次长卓克所言,新的首都象徵「全国统一的蓝图」。
许多国家独立后之所以不在既有的城市建都,而要另选一个地点,然后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无中生有的建立起新首都,背后原因通常很简单:新建首都作为国家新的政治中心,不仅较为中立,也较不容易受到过往的歷史包袱与社会分歧影响。
尤其在非洲,新建首都经常被视为有效的工具,用以「重新洗牌」,摆脱过去被殖民的阴影和帝国主义色彩。在过去的50年里,非洲共有6座新建城市,如波札那共和国首都嘉柏隆里(Gaborone)、象牙海岸首都雅穆索戈(Yamoussoukro)、坦尚尼亚中部城市杜笃玛(Dodoma)等。
在南苏丹,新建首都的想法早在国家独立之前的10年左右就已开始萌芽。支持迁都的人士认为,位于白尼罗河畔的首都朱巴人口已经过剩,且因地处国境南侧,对大部分的国民而言都很遥远,难以到达,附近区域的人民也经常抱怨,城市在缺乏规画的状况下不断扩张,已经侵占到周遭的农牧用地。而兰西尔地处南苏丹3个主要区域的地理中心,又够「中立」,因此十分适合作为新的首都。
不过,南非普勒托利亚大学非洲专家马宾指出,「大家常认为新建首都是出于非政治考量,但事实上这种做法的背后都有政治计画」,南苏丹的状况也是如此。
智库东非裂谷研究所(Rift Valley Institute)计画主持人汤玛斯表示,衝突频仍的南苏丹「根本没有中立的地点」,而且兰西尔当地原本就是阿里亚布-丁卡族(Aliab Dinka)的聚居地,他们并未同意政府迁都计画,
难摆脱歷史包袱
新建首都还是很难完全摆脱歷史的包袱。此外,许多在20世纪后半部建立的城市虽然经过全球顶尖的都市计画专家悉心规画,但仍有不少城市因为最初规画无法配合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而产生问题,如巴西于1950年代开始建造巴西利亚后不久,棋盘状的整齐街道与广场周边就被建筑工人简陋的小屋占据。
在非洲与其他国家,社会政治与商业菁英阶层人士也不见得愿意配合政府的迁都政策,大费周章的搬到新首都。如普勒托利亚大学非洲专家马宾所说,「要从地图上抹去人口稠密的政治与社会中心是很困难的,不可能单靠迁都来达到这个目标」。
南苏丹朱巴大学社会人类学讲师卓克指出,迁都这件事「让政客得以借题发挥,展现他们消弭国内的种族衝突问题已有进展,也让一般老百姓相信,国家领导阶层真的有在做事。但我担心,这只是转移人民注意力的方式,让他们不再抱怨治理绩效不佳等问题」。
卓克强调,「新建首都确实是个令人兴奋的想法,但恐怕还只能停留在想想的阶段」。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