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復学院成立于2017年,是大陆高校首家专业文物修復学院。近日,由副院长季崇建发起的中国文物鑑定与修復第二期高级研修班组织学员到山东、河北等地,进行了古代佛像的考察。

考察之地是北魏至北齐的经济文化中心,其佛教造像多为近20多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季崇建说,「比如当年青州的北齐佛像出土后,非常震撼,但这样的美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山东诸城出土的佛像就可作为一个佐证。而2012年,河北邺城的佛像出土,对于曲阳的佛像又重新认识了,所以走一条访古路线,必须要走完整。」

对古代佛像研究者来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山东可谓震撼之地,无论是博兴县龙华寺窖藏造像的发现,还是诸城佛教窟藏遗址的考古,都丰富了北魏至隋代佛教艺术的内涵。

山东博兴县博物馆馆长张淑敏表示,博兴佛教造像中,目前仅博物馆藏就有400余件佛教造像;且材质多样,有金铜佛像、石佛像、白陶佛像等,而且铜佛像、白陶佛像都是他处少见的。

青州相距约140公里的诸城古称密州,两地出土的佛造像属同一体系,但细处又有所不同。诸城造像以圆雕为主,菩萨佩饰繁缛华丽;青州造像则以背屏式并施以绚丽的彩绘为其特徵。

高研班随后走访河北博物院,这里以收藏1950年代在曲阳修德寺发现的佛造像而知名。修德寺石造像的题材,经歷了以释迦和弥勒菩萨信仰为主,过渡到重视阿弥陀佛和修德寺纪年造像中。无量寿佛和阿弥陀佛造像出现于北齐,至隋代超过了弥勒菩萨的数量。

高研班学员周耀杰说,这次考察之地是中国北朝帝国北魏至北齐的都城中心,经济文化繁荣,又正当佛教传入中国之时,其佛教造像艺术登峰造极。

#发现 #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