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线雕」早期称作「牵线仔」(台语),是传统妆佛艺术,凤山社区大学漆线雕课程开设多期,指导老师杨琇文带领7位素人学员、12日起在高雄市立社会教育馆联展,呈现漆线雕结合多元媒材的协调及意境之美。
传统漆线雕用于佛像外观雕饰,利用天然漆及矿物粉调制、捶打制成的漆土糰创作,讲究缠、绕、堆、迭、塑、结等细腻技法,塑造如浮雕般的立体线条。女师杨琇文拥有34年妆佛资歷,在凤山社大开课3年,积极培育传统技艺的新一代接班人。
漆线雕重视构图、流畅,比例层次皆与平面的绘画观念不同,具有相当大的难度。杨琇文开课后,吸引剪黏、春仔花(缠花)、纸帽、漆器、传统彩绘等传统技艺人士进修学习。从基本的「单线」开始,进阶到「双线」(麻花),甚至鱼鳞片的制作。
学员洪玉珠创作的珠宝盒作品「何仙姑」,利用漆线雕缠绕及莳绘的技艺,呈现鹿的生动姿态与山的意境。
杨琇文表示,传统技艺需传承,但多元媒材结合、创新更是她开课的重要目的。杨琇文希望学生勇于放下原本的思维,放手大胆尝试与改变。为了鼓励学生创新,近年来杨琇文改採开放式课程,针对不同专长学生个别指导,也让漆线雕呈现多元的面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