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晨、盛京、紫光、永煤等大陆国企接连爆出债务违约,甚至破产重整,不仅衝击大陆债市、严重影响到大陆金融体系,迫使大陆官方对其信评体系进行整顿。根据CNN日前引述相关分析指出,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和华创证券的数据显示,国企对大陆GDP的贡献不足三分之一,但在银行提供给企业贷款占比达一半以上,占大陆整体公司债的九成。
值得注意的是,国企向来由官方为其担保,如今状况骤变。专家指出,大陆政府开始削弱对国企信誉的担保,但因史无前例,难以画下风险红线,政府与市场都无所适从。CNN引述专家分析,无论大陆政府如何出手,都很可能拖累全球经济的復甦,首先当前违约潮已衝击债市,大陆11月债券融资快速滑落。而大陆官方开始出手管控放贷、控制风险等,也将慢慢削减先前实施财政和货币等刺激政策的作用。
此外,报导也引述野村证券(Nomura)的分析师估计,今年到11月中旬,中国大陆市场的债券违约额约为人民币1,780亿元(合270亿美元),其中大约43%来自国有企业,比最近的年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野村认为,大陆政府一直以来高度投入在国企身上,但回报甚低,在国企债务一直增加的情况下,违约状况不可避免,只是疫情将此问题引爆。而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金稳会)主任刘鹤已明确指出,要以零容忍态度看待违约,并非每家国企都应该得救。
分析人士指出,鑑于财务与效率考量,大陆政府挽救部分国企是不可行的。另有观点指出,大陆官方採取折衷方式,逐步减少在市场中隐性担保,遏制风险在底线内,使经济復甦能够持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