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各类股与投资风格在2020年的表现,可看出疫情对各产业的影响不一。受到社交距离规定的影响,科技产品需求不断成长,进而带动科技类股表现。能源类股随着油价锐减而重挫。传统的防御型类股如公用事业与不动产表现也相对疲弱。
由于其他族群中具成长性的标的相对有限,美国五大科技尖牙股因为高成长的特性,较受投资人青睐。同时,零售与休閒等产业的传统经营模式遭遇挑战,企业若无法调整做法,营运可能将受到长期衝击。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上极低利率的环境通常有利于成长股,股市出现空前的集中状况。2020年底,美国前五大超大型股占罗素1000成长指数约36%。中国也有类似趋势。投资组合如果没有深入布局前几大成分股,2020年表现大多会落后整体市场。
但这样的态势在2021年会持续吗?联博认为,投资人应该仔细评估投资组合,不要忽略过去表现相对落后的区域或类股。有些国家或企业虽然股价表现落后,但一旦基本面在经济復甦后站稳脚步,足以抵挡不断变化的市况,届时可望脱颖而出。
联博认为,2021年全球经济復甦是可以期待的,这对全球,特别是新兴市场是正面消息,因为新兴市场国家的景气循环相关类股在主要股票参考指数中的比重较高。另外,若美元持续走跌,新兴市场也可望进一步受惠。整体而言,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新兴市场的GDP成长率预估值为-2.3%,中国则为2.0%,但2021年可望分别回升到6.6%与8.0%。
然而,经济復甦无论走到哪个阶段,都有许多风险值得考量。各阶段是长是短,取决于疫苗多快抑制疫情扩散,这点又因国家而异。此外,长期经济成长态势仍旧存在变数,因为全球经济持续面临诸多障碍,包括民粹主义升温、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地缘政治衝突渐增、债务处于高檔等等。
在机会与风险并存的环境下,投资人该如何应对?联博建议投资人谨记四大长期投资守则。首先,寻找最佳投资时点的做法并不明智。举例来说,2019年底新冠肺炎刚在中国萌芽之时,很少人会预测到疫情会蔓延至全球,甚至是2020年2月中资本市场开始重挫,却又在3月下旬止跌反弹。因此要找到理想的进出场时间点,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第二,切忌从不明朗的题材中找寻投资标的。举例而言,想在数十家药厂争相研发新冠疫苗时中找出赢家,就是一种具有风险投机行为。我们认为,聚焦于药厂的营运基本面,才是更确实的做法。
第三,不要一窝蜂追捧近期表现优异的个股。联博认为,从歷史趋势可看出,投资人如果一味追求领涨标的,待趋势恢復正常时,可能会蒙受损失。2020年第四季便是如此,全球动能最强的股票表现反而落后。
最后一点,基本面仍是关键。2020年固然有全球央行大规模挹注流动性,但观察最终领涨的个股,仍是获利前景较佳、相对不受市场波动所影响的企业。投资人若能精挑细选,便能发掘出基本面稳健、有机会受惠于经济復甦并因应后疫情市况的个股,这将有助股市投资人在2021年获得良好的投资成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