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药理大学环境资源管理系黄大骏实验室在屏东县满洲乡港口溪中游原始栖地河段发现不明蛇鳗,翻遍文献却找不到一模一样物种,经海洋大学博士生邱咏杰比对国际蛇鳗资料库及DNA检测,确定为未命名描述的世界新种「龙口蛇鳗」,将投稿Zootaxa期刊做生物发表。
「刚看到,其实以为是被压扁、营养不良的鲈鳗!」黄大骏接受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委托调查,去年3月第一次在满洲乡港口溪中游原始栖地发现手掌般大小、外型陌生的蛇鳗,翻查文献资料、生物检索均无相关资料,求助海洋大学教授陈鸿鸣团队博士生邱咏杰。
邱咏杰专精于蛇鳗研究,透过形态特徵分类与核苷酸序列资讯分析,去年底确认为未命名描述新物种,归属于蛇鳗亚科(Ophichthinae)下的龙口蛇鳗属(Lamnostoma sp.),是目前世界尚未发现的新种。
黄大骏说,目前在该栖地看到一定族群数量的龙口蛇鳗稳定生长,蛇鳗能在此生活,代表水质、栖地条件俱佳;台湾目前共记录24属69种蛇鳗,多以海洋为栖息地,栖息在淡水环境并不多,且蛇鳗科多栖息于底质,仅露出前鼻管、吻部及眼睛,并利用伏袭式掠食小型鱼类及虾等无脊椎动物,水质好坏与食物是否充足都影响生存条件。
调查团队指出,这只新种蛇鳗可能只是港口溪许多未知水生生物研究的一小部分,目前还发现有沼虾及米虾等许多尚未正式发表或记录的种类,同样是令人振奋的发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