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东恒春龙銮潭是候鸟度冬胜地,这季雁鸭水鸟已陆续报到,潭面可见群鸭悠游美景。不过近年来度冬候鸟的数量减少,尤其以常见鸟种最明显,其中数量最多的凤头潜鸭(泽凫)在歷经数量锐减后,这几年总算缓步回升,今年已记录857只,创2013年以来新高。

龙銮潭是国家重要溼地之一,也是南台湾重要的雁鸭水鸟栖地,每年12月至隔年3月是游客观赏鸟类生态的最佳时机,今年记录到的鸟种已有20多种,其中龙銮潭的代表为凤头潜鸭,是数量最多、最常见的鸟种。

根据新年鸟调资料显示,从1986年至2012年,龙銮潭凤头潜鸭的冬纪录几乎在千只以上,其中仅4年少于千只。不过2013年开始遽减,至2016年都少于500只,之后总算缓步回升,今年857只,超过去年的743只。

屏东县野鸟学会理事刘川说,龙銮潭的各类候鸟虽然不一定每年都可见到,但近几年的鸟种数一直维持稳定,每年也都会有稀有鸟种带来惊喜,像黑面琵鹭、冠鸊鷉、巴鸭、白眼潜鸭等,让鸟友非常兴奋。

相较之下,龙銮潭鸟类的总数量就减少很多,尤其是像凤头潜鸭等常见的鸟种,几乎都有数量的减少的情形。他认为,这是龙銮潭溼地环境不稳定,除了自然的「陆化」现象外,潭周边各种填土、开发等行为,都造成环境变化。若要维持龙銮潭为「水鸟天堂」,要有更好的环保作为。

#回升 #候鸟 #鸟种 #新高 #凤头潜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