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对中国的政策方向,或可从新任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公开称「中国无疑是对美国利益带来最大挑战的国家」作为基调。在此危机意识下,美方对所有具备中国或中资的背景仍高度警惕。

华尔街日报日前报导,拜登政府近日在新创投资、供应链等方面,愈加关注中国在其中的角色。

川普执政期间,负责审查外资对美投资的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已成立了一个约20多人的全新执法部门,重点放在涉及敏感技术以及可能威胁国家安全的投资交易,尤其锁定有中资背景的创投投资,不仅溯及既往、并包含小额交易。拜登上任后亦继续採用此一部门的调查,且预期未来CFIUS在外资投资审查上将占有更重要的地位。

另一方面,美方也悄然对中国展开供应链反制,即透过结合其他盟友、盟国,增加进口替代,降低对中国的依赖,甚至可能进一步形成对中国的「供应链包围」。

新京报报导,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巍指出,目前拜登首要关注的内容,主要以电子产品重要原物料、防疫物资原料为主。但未来可能继续延伸到人工智慧、5G、甚至电信等方面,甚至结合日本、印度、澳洲或其他东亚国家,形成另一个防堵中国的经济安全网路,加强盟友合作、以确保供应链稳定正是第一步。

对于中国崛起已是既定事实,专家分析,美方正在找寻更有效的对中战略制高点,这也注定中美竞争大于合作的局势短期难有转变。

#姿态 #盟友 #拜登 #中国 #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