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过去一个月全球重大事件,归纳四项重点如下:首先是欧美各国新冠疫苗陆续开始接种,新冠疫情也逐渐得到控制,全球新增确诊人数由元月份的每日逾八十万人高峰,到这个星期已降至每日新增三十万人,虽然部分地区的疫情仍旧严峻,也还有病毒变异的风险,不过整体来看已经往好的方向发展。
其次是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就任,弱势美元不再,美元指数由1月初的89低点近期已回到91上下,美元不再走弱。而拜登重视基础建设的政策,也预期将扩大财政支出,连带美国十年期公债殖利率也一度攀升突破1.3%,资金面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
第三是全球晶片供应短缺,在科技大厂衝刺5G及各种智慧联网科技应用商品,对先进制程晶片需求孔急,而原本受疫情衝击的汽车产业自谷底復甦,却发现已无车用晶片产能提供,国际市场预测机构IHS Markit预测全球车用晶片缺货危机,可能延续到第三季。
最后是市场气氛的乐观,随着疫苗施打进度,市场对于景气復甦的期待也更加确立,过去这一周不管是台股、美股还是亚股都出现频创新高的牛气冲天走势。台股集中市场市值更是由去年3月的不到30兆元规模,到这个星期已经来到50兆元的关卡,从证券交易所的资料来看,1月份集中市场本益比已经来到23倍。
从上述四项重大事件可以发现,牛年股市台股的基本面不管是外在环境的经济成长与疫情改善,或是科技产业的供需成长趋势的利多因子都如我们之前的预测,没有改变。IMF预测今年全球GDP成长率将达到5.5%,行政院国发会也预估台湾今年出口、投资、消费将带动经济稳健成长,经济成长率可望突破4%。台湾的电子科技产业尤其是半导体零组件产业,受惠于电动车及5G两大产业的需求升温,今年仍将延续成长趋势。所以不管是在经济面或产业面上,目前在媒体上几乎看到的都是对股市有利的正面讯息。
然而,影响股市的还有另两个重要因素资金面与市场面,便是现阶段投资人必须密切注意的重点。在资金面部分,2020年欧、美、日三大央行大举宽松货币,三大央行资产合计总额快速增加至逾21兆美元规模,较2019年底大幅增加超过四成。随着景气復甦,美元回稳,虽然市场资金的宽松局面目前虽然还没有看到改变,不过投资人仍需密切观察美国债券市场殖利率回升状况及下半年的Fed货币政策方向。
在市场面部分,台股去年新开户人数大增,交易人数更成长至歷年新高438万人,市场人气热络,近两个月份散户交易比重达到65~67%,台股市值与广义货币供给M2的比率也来到十年来的高点,已有过热的迹象。加上这波加权指数突破万六关卡后,年线乖离率超过三成,高檔量价及技术指标也都有背离疑虑。1月下旬到2月份新春红盘两个星期的时间就快速出现上下千点的来回波动,显示市场的波动风险已在逐渐增加。
面对台股牛年基本面偏多发展的不变,在资金面出现反转讯号前,台股应仍有再向上挑战高点机会。只不过个股与市场的评价已被拉高,潜在的获利空间亦逐渐压缩,技术面修正的波动幅度预期将会加大。从盘面结构来看,先前领先回檔的传产股快速回探季线至半年线位置后,近期也展开快速弹升,而原本强势领涨的电子族群则是呈现沿月线轮动震盪走扬,操作上掌握类股轮动的节奏,分批进场,适时停利会是较佳的交易策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