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台湾大学内的鹿鸣堂(原侨光堂)(摘自侨光堂记忆行动粉丝专页),在2018年以原名被登录为歷史建筑,不过近日台大完成修復再利用计画,却遭文资团体质疑,设计未符合当初登陆为文资的意涵。(游念育摄)
位在台湾大学内的鹿鸣堂(原侨光堂)(摘自侨光堂记忆行动粉丝专页),在2018年以原名被登录为歷史建筑,不过近日台大完成修復再利用计画,却遭文资团体质疑,设计未符合当初登陆为文资的意涵。(游念育摄)

台湾大学内的鹿鸣堂(原侨光堂)2018年以原名被登录为歷史建筑,但之前曾差点遭拆,所幸经文资团体和台大校友的努力后,台北市文化局才又重启会勘,不过近日台大完成修復再利用计画,採正立面、入口意象保存,侧边立面採阶梯式保留,却遭文资团体质疑,设计未符合当初登陆为文资的意涵。

台大委托仲观联合建筑师林洲民做规画,林洲民指出,原本设计有7个保存方案,分别为保存建物25%、50%、85%和100%,但在谘询文资委员会后,讨论出保留整体建筑60%,将正立面、入口意象保存,侧边立面採阶梯式保留,并融入现代化建筑做修復。

抢救台大鹿鸣堂发起人林怡君表示,鹿鸣堂目前的设计没考虑到当初登录为文资的理由,侨光堂当年见证冷战时期和台湾民主发展,根据文资法规定,修復再利用应维持或彰显原指定的理由与价值。林怡君指出,台北市长柯文强调公民参与,但在公民参与网站中却未公布鹿鸣堂的资讯,且审查会议内部细节的部分,还要等到文资审议大会才会知道,但如果等到那时,公民也已无法即时反应。

对此,文化局副局长田玮表示,目前鹿鸣堂修復再利用计画的程序仅在初审,文资团体可以透过合法的管道参与说明会和表达意见,这个案子距离文资大会还要3到4个月,目前仅是初步规画,并非定论。

林洲民表示,侨光堂使用超过50年,钢筋锈蚀严重,有些地方必须取舍,近年虽以水泥砂浆修补,但无法抵抗地震力,应以安全作为第一考量目标,未来将在侨光堂设置歷史文物展览空间,包含侨光堂歷史、建筑与文化价值、建物实体遗存构件。

#文资团体 #鹿鸣堂 #立面 #保存 #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