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们认为,在官方政策支持、经济復甦,以及企业获利前景良好等利多挹注下,都将有助支撑中国股市后续表现。
首先,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全国政协会议在3月初登场,根据歷史经验显示,除了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近10年来中国股市在「两会」召开期间,表现通常是涨多跌少。此外,由于2021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元年,预期各项政策利多可望持续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进一步提振中国股市表现。
其次,中国经济復甦力道仍相对稳健。举例来说,中国2020年第四季GDP年增达6.5%,显示其相较其他主要经济体来看,有机会更加快速回復到疫情前的水准。
儘管近期由于农历春节实施旅游管制等原因,中国採购经理人指数(PMI)等经济数据略显疲弱,但在2021年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情况预料将更加普及之下,中国政府控制疫情的情况也相对理想,预期中国经济可望持续维持稳健增长力道。根据联博预估,2021年中国GDP成长率可望达8.2%。
最后,市场普遍预期2021年中国企业的盈余成长可望上看20%,2022年也仍可保持有15%的水准,加上目前全球投资人在中国A股的投资比重仍相对较低,我们认为,强健的企业基本面与资金动能,可望进一步带动中国股市表现。
不过,有鑑于2020年中国股市主要是由少数个股领涨,我们建议,中国股市的投资人在2021年不妨聚焦于部分去年未参与到涨势、目前评价较低且基本面稳健的企业。我们认为,接下来矿业、原物料与工具机产业的龙头企业投资契机可望浮现。此外,中国政府当前持续积极推动在科技领域自给自足,半导体制造商也可望受惠。
另一方面,中国劳动市场吃紧与家庭可支配所得改善,对消费与医疗保健产业的长期前景是个好消息,不过投资人仍须留意从中精挑细选。而中国政府的刺激政策也有机会带动整体汽车制造业的表现。
展望2021年,中国股市仍蕴藏许多先前被低估的投资机会。随着中国逐步控制疫情、已开发国家经济也逐渐回归正轨,我们认为,接下来价值股的表现可望迎头赶上。
近期在疫苗接种情况乐观之下,中国的消费与工业活动表现都开始逐渐回到復甦轨道,加上些微的再通膨与政策紧缩的讯号,都有助支撑先前表现落后的景气循环类股。因此,中国股市的投资人在2021年不妨留意那些先前较不受青睐,但基本面稳健且评价偏低的企业,因为它们的获利将更有表现空间,同时也更有机会因应市场波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