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对香港选举制度的改革,是今年中国两会最受关注的议题之一。中共政治局常委、主管港澳事务的副总理韩正近日接见港区人大政协时提到,香港住房问题总要解决,也说希望完善选举制度后,香港有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有助于下一步解决香港经济民生问题,为破解深层次问题铺路。有分析指,北京更深的目的在于解决香港社会深层次矛盾,将对商界鞭策。
不过,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中华港澳之友会荣誉会长张五岳受访表示,香港长期高房价是社会矛盾与年轻人不满的主因,之后打压高房价与《香港国安法》及修改选制问题,是北京「一手硬,一手软」作为,但跟外界所说的整顿商界或地产商等,应该是两回事,无必然关系,甚至有传整顿「江派」在香港的利益等也是过度解读。
韩正在会见港区人大期间发表长约35分钟讲话。据新闻片段,韩正语气较强烈的说,「香港的住房问题,有香港的歷史和发展的过程,解决这个问题,难度是很大的,但总要有开始解决的时候,如果一直这样,形不成共识、也没有办法,一有办法立法会就在拉布。最后损害的是全港老百姓的利益。」
香港01分析,从韩正的话中不难看出,北京主导对香港选举制度改革的目的,不仅针对「反中乱港势力与本土激进分离势力」意图「夺取香港管治权」的动作,更深层次目的在于解决香港社会深层次矛盾。
从这个意义上讲,北京对香港选举制度的整顿,不仅仅是针对反对派,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对建制派、商界的鞭策和敲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田飞龙就说,「中央决心打造的不是橡皮图章或忠诚的废物,而是贤能的爱国者。」
香港社会深层次矛盾的最显着表现就是:房价高企、贫富差距悬殊、经济结构单一、产业空洞化、年轻人向上流动难。以住房问题为例,相对于「四大家族」在房地产领域赚取鉅额财富,并助力香港成为世界上房价最昂贵的城市,香港普通人糟糕的居住条件早已成为社会共识,对于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房屋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房租的压力早已不堪负荷。
香港01结论称,北京对香港选举制度的整顿及治港政策的变化表明,香港奠基于殖民时期,延续至今的「政商共治」的管治模式—真正主导政府决策的是商界,官员往往沦为商界「政策」的执行者,很大机率将走到尽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