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乐观看待大陆推出「农林22条」,认为这是对台湾有利的事情,呼吁我方应该正面看待两岸经贸交流,不要多做政治解读。
赵春山以稍早发生的禁止进口台湾凤梨事件为例,认为该事件是技术性问题,应该把政治跟事务性问题分清楚,政治归政治,事务归事务,两岸应透过事务性交流累计更多互信,别做过多揣测。
赵春山预计,大陆未来还会推出一系列的措施争取台湾民心,台商应利用「十四五」规划提到的国内大循环,开发大陆国内市场,但同时要因应整个国际局势变化,做好风险管控,南向与对岸市场并进,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王信贤表示,「农林22条」是涉台工作「反独、促统、促融」中的促融部分,是经济社会融合措施,也是统战的一环。今年大陆对台工作会议、大陆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及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两会的谈话都着重在促融,尤其是对台企部分。另一方面,这也事关大陆农村地区的主要政策-乡村振兴问题,大陆需要台商的资金、技术,所以也是在「利己」。
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孟俊认为,在宣布「农林22条」以前,大陆对台湾农林相关投资并没有不欢迎的意思,「这次鼓励的东西,过去也同样鼓励」,主要是再次强调欢迎台商到大陆进行农林投资,同时也可培育大陆热带水果种植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