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府19日率捷运局、交通局、环保局、联合医院、美术馆等市府团队,共同说明环状轻轨捷运建设环境差异分析报告,经环保署环评专案小组审查后,确定通过,但仍有团体对环差过关提出质疑。
高雄环状轻轨捷运建设的环境差异分析报告审查通过后,下阶段将依各委员建议补充改善事项,预计4月上旬向委员大会提报,若通过最终审核,就可正式动工,预估2022年先完成到博爱、大顺路口前的C18至24站,剩下的C25至31站则会在隔年完工,届时环状轻轨将正式成圆。
高市府副秘书长王启川指出,此次环境差异提报项目未增加环境的影响,且优于原环评核定的内容,希望能以提升安全、增进运输效能的公共利益为最大目标,环评委员及民眾提出的建议,市府将会多方沟通,尽全力化解各项疑虑。
王启川表示,市府承诺未来轻轨融入美术馆园区后,园区周围人行道将採宽度不变、动线延续、多元步道及景观融合等方向规画,满足民眾休閒需求,而市府将採就地保护、以站就树、移植最少、现地移植等原则,让当地的树木以最小的影响进行移植。
先前中华艺校曾因噪音、师生安全等问题大力反对轻轨通过校园周边,捷运局指出,已与校方沟通,噪音问题经过测试,对学校并无危害,行人部分,市府将会兴建人行天桥,维护师生及民眾通行安全。
环差过关,不过也有团体提出质疑,高雄爱树人团长庄杰任指出,轻轨北移美术馆内,预估会有300棵树木遭到破坏,政府如果要增加对环境衝击则应重跑环评,而不是让环差轻易过关,这已经违背原则,呼吁环评委员把关。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