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磁砖反倾销案,财政部预计4月9日公告,陶瓷公会依据经济部贸调会初步调查报告、过往台湾被控倾销时的「国外惯例」,以及我国反倾销的立法意旨,呼吁政府应课徵临时反倾销税。
2020年10月陶瓷公会会员厂商包括冠军、三洋,以及昌达等三家公司,申请对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四国进行反倾销调查,2020年12月经济部易调查委员会提出的初步调查报告,认定确实有倾销事实,且已经对本土产业造成实质影响。
但贸调会报告也指出,调查期间因疫情减缓了国内产业生产陶瓷面砖受涉案进口影响之压力,因此认为,「没有急迫」到需要对涉案国货物临时课徵反倾销税。
贸调会一方面认定被控的四国有倾销事实,且已经对本土产业造成实质影响,却又认为没有急迫性,不仅国内磁砖业者感到诧异,工总以其常年协助业者因应国外反倾销控诉的经验,也感到意外。
工总基本上不会就个案表示意见,然而就通案而言,工总指出,参採立法意旨及国外惯例,只要是有二阶段认定程序的反倾销调查,通常在有倾销事实与实质损害的前提下,就一定会临时课徵反倾销税。
工总指出,以往台湾被控倾销时,只要初裁认定有倾销与损害,几乎都会被课徵临时反倾销税,很少有例外情况,显见这样的做法已经形成惯例且行之有年,目的是为防止产业在调查期间继续遭受损害。
陶瓷公会据此指出,四国进口陶瓷面砖占进口量比例已达到76.67%,市占率逾两成,完全符合倾销定义,在此同时,台湾的陶瓷业也从高峰时的300家,如今只剩22家,2021年的停窑率为34.8%,如此境况,还不到「急迫性」?
陶瓷公会进一步指出,贸调会称「疫情」减缓了国内业者面对进口货品的压力,却忽略了「疫情」让全球各国认知到,必须保有相对关键基础产业的自主性,相对于晶片之于汽车业,陶瓷面砖是营建业不可或缺的配件,任何建设与建案都必须使用的产品,可说是重要的基础民生必须产品之一。
陶瓷公会强调,反倾销的目的,是避免国内产业受国外不正当竞争,「失去的市占率,要再重新挽回,不是容易的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