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陆烤鸭之王「全聚德」连续3年亏损,再到近日「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停业」登上热搜,显示大陆多家「百年老字号」的倒退,甚至被民眾批评收费水准与服务、口味不符,凸显急需转型的迫切性。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林女士坦言,狗不理包子是美好的童年记忆,「但现在没什么人吃狗不理包子了」,认为包子名声在外,但盛名之下其实难符。
《证券日报》引述林女士指出,近年光天津本地就出现许多平价网红包子,相比之下,狗不理包子的品牌效益已被消耗得差不多,近年更少有知名创新产品,传统口味难以吸引新一代消费者的注意。
近日狗不理北京总店大门紧闭疑似关店,同时「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停业」登上热搜后,中新网29日查询官网,也证实北京已没有门店,宣告「撤离京城」。对此狗不理集团仅表示「租期到了,人家不想租了」,强调正在交涉,若能成功续租,店面还会继续开下去。
高价位 游客不买帐
近年狗不理集团走势低迷,其中「高价位化」似成主因之一,就连天津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2017年曾坦言,要打破老字号便宜的思维,做大利益空间。
只是高价位确实让人难以接受。有游客表示,小时候吃过狗不理,那时候肉包子1斤约2.5元(人民币,下同),现在动不动人均消费上百元,「谁愿意花100多元吃几个包子?」甚至有网友说外带与内用售价相差多达一半,更凸显价格虚高。
负面消息 损品牌形象
除CP值不高让普通消费者却步,狗不理集团近年负面消息频传也让品牌形象折损,同时近年转型效果不尽人意。今年初集团则称会将发展重心放在食品工业及电商业务,同时减少店面数量。
和君谘询新消费事业部负责人寿治国认为,狗不理已错过网路转型的最佳时机,但还有4个突破口可以努力。第一是抓住大陆「国潮」回归的文化红利,再塑文化价值和品牌内涵。
第二是实现品牌的年轻化和活力化,要学会与更年轻的消费群体玩起来,第三是追求产品专注创新,从口味、工艺下手,并在核心产品找到重度消费场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