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会解释,目前金融机构在行动身分识别尚未形成一个标准,而是各家自行开发,开发成本上较高,造成资源浪费,如果导入国际FIDO标准,建立F FIDO这样的机制,各家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证券等都可用同一标准导入,降低开发成本;甚至未来各家金融机构身分识别强度拉到同一水准时,便可以做跨机构行动身分识别互通。
内政部2019年9月便以FIDO国际标准建置TAIWAN FIDO,将自然人凭证绑定行动装置,以行动装置内建的指纹或脸部辨识身分,达到免插卡、免密码的识别功能,但内政部推动的台湾行动身分识别(TAIWAN FIDO),目前仅供政府机关试办,尚未开放商业应用。
TAIWAN FIDO目前的使用单位,包括内政部资讯中心TW FIDO网站登入、国发会资讯管理处MyData数位服务个人化、财政部财政资讯中心综合所得税电子结算申报缴税、地方税网路申报作业网页版和地方税网路申报作业行动版、文化部资讯整合入口网、嘉义县政府一站式便民服务系统、新竹市政府地理图资仓储决策支援应用平台和数位市民整合服务平台,以及台南市政府一站式整合服务平台。
银行主管指出,FIDO标准兴起,并在2019年起大幅成长,主要是因为传统密码安全性不足和帐号遭盗用的事件层出不穷,而FIDO在安全方面的发展,则主要依赖生物辨识的准确度,以及储存的金钥是否受到安全保护。国外金融业如美国银行和线上金流Paypal都已採用免密码输入的验证方式,改採生物识别方式如脸部、声音、虹膜与指纹辨识等。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