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国家外管局7日公布,大陆3月份外匯存底为3兆1,700亿美元,不仅规模连续三个月下降,3月单月更大减350亿美元,单月降幅达1.1%为2020年3月以来最大。
对此,外管局副局长王春指出,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和疫苗进展、主要国家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主要国家债券价格有所下跌,全球股市总体上涨。受匯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影响,导致3月外匯存底规模下降。
美元和美债在3月份开启新一波上扬。路透统计,3月美元指数升值2.59%,而欧元、英镑兑美元分别贬值2.87%和贬1.1%,日圆兑美元则贬3.72%;而3月份10年期美债殖利率亦大升29个基点,反观欧洲、日本10年期国债殖利率则小降。据此测算,3月因美元带来的匯率波动,约造成260亿美元的负向估值效应。
路透估算,大陆3月外匯存底因资本暂时外流而减少规模约为90亿美元,而2月份因资本外流而减少的外匯存底规模则约为67亿美元。由此来看,资本外流虽有扩大情况,但仍在合理范围内。
人行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大陆外匯存底累计减少464.9亿美元,不过2020年第一季也曾下降473亿美元,之后又逐月回升。2020年全年外匯存底增加1,086亿美元;2019年全年外匯存底则增加352亿美元。
澎湃新闻引述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分析,3月份美元指数上涨2.6%,其他非美资产换成美元后的帐面匯兑损失大约在200多亿美元。资产价格方面,市场预期美国将收紧货币政策,债券价格普遍下跌,这部分造成的外匯存底损失也在100多亿美元。也就是说,3月外匯存底的下降可说在预期之中。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外匯存底规模随估值变化而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从规模上看,大陆外匯存底规模连续11个月位于3.1兆美元之上,虽然3月有所回落,但仍是近年来的相对高位,整体变化仍属稳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