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美股惊惊涨,但国银却没搭上顺风车,2021年前二月获利仅577.2亿元,不仅较去年同期衰退8%,还创下四年来最低纪录。立法院预算中心最新报告示警,国银潜在三大隐忧:国银海外曝险近8兆元,获利占比却衰退中;疫情纾困贷款近2兆元,逾放比有攀升迹象;全球金融市场利率衡量指标(LIBOR)退场在即,需要加强注意监理。

立法院预算中心公布的「金管会及所属单位110年度预算评估报告」显示,银行局110年度预算案「银行监理」计画编列747万3千元为监理经费。但现在已有三大隐忧。

隐忧一,国银海外分支机构获利及占全行比重去年大衰退逾一成,海外曝险却达近8兆。在海外分支机构(不含大陆)获利部分,不管是获利还是占比都明显衰退。2020年度上半年获利税前净利201.9亿元,较2019年度上半年衰退143.6亿元,占全行比重则自17.9%衰退到12.3%,若涵盖大陆获利,2020年度上半年税前净利252.3亿元,较前一年同期衰退130.9亿元,占全行比重从19.9%衰退至15.3%。海外获利衰退,但海外曝险却增加。据金管会资料,国银海外曝险从2019年7兆5,216亿元成长至2020年6月底的7兆9,036亿元。

隐忧二,配合新冠肺炎纾困振兴办理的贷款数额甚鉅,近1兆8,845亿元,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银逾期放款比率自2019年底的0.21%上升为2020年7月底0.25%,资产品质受相当程度影响,立院预算中心提醒,宜注意信用风险,于公益及稳健经营间取得衡平。

隐忧三,即全球金融市场利率衡量指标(LIBOR)在2021年就将退场,将影响金融商品计价基准。国内银行及本国银行所属海外分支机构皆须积极因应,评估选择替代利率与其他国际间推荐利率的差异暨交易对手、市场接受度,综就连动影响的合约协议、计价、业务流程、会计及税务作业、风险性资产与资本计提模型、资讯系统等审慎调整,立院预算中心提醒,主管机关宜掌握业者因应情形,让替代利率得无缝衔接。

#退场 #监理 #利率 #衰退 #占全行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