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部水利署为防范地层下陷所造成的危害,进行「云彰地区地层下陷具体解决方案暨行动计画」,藉由减抽地下水增供地面水、地下水环境復育、加强管理、国土规画等4大层面着手,成果显示配合既有滞洪设施,推动地下水补注可有效减少水源取得的困难,是未来推动地下水补注工作的重要方向。
水利署针对云、彰地区既有滞洪设施进行地下水补注量推估工作,成果显示至2020年,云、彰地区12处滞洪设施年地下水补注量为8542.38万吨,加上集集拦河堰、桶头堰及湖山水库等蓄水设施的年地下水补注量,已接近「云彰地区地层下陷具体解决方案暨行动计画」所订定的1.5亿吨目标。
云林县政府水利处长许宏博表示,目前县内有10余处滞洪池,包括已完工的虎尾镇平和滞洪池、口湖乡椬梧滞洪池,以及施工中的北港镇北港滞洪池、元长乡客子厝滞洪池等,这些滞洪池除了有防洪功能,平日还可补注地下水源,缺水时也能配合农田水利灌溉沟渠提供农用水,可说是一池多用。
许宏博说,补注地下水源有如存钱储蓄一样,集集拦河堰、湖山水库等蓄水设施可储存大量地面水,就像存大笔钱,滞洪池规模较小,则是小额存款,但积少成多也不容忽视。抽取地下水就是在花钱,因此只要把握「开源节流」原则,便可持续涵养地下水源,减缓地层下陷。
许宏博指出,以虎尾镇平和滞洪池为例,其滞洪量为51.2万吨,可减少182公顷淹水面积,并透过物联网进行防灾安全智慧化管理,落实综合治水策略,强化防洪滞洪功能。另外,虎尾镇亦为地层下陷严重区域,透过蓄水补注来减缓地层下陷,可达成地下水资源永续利用目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