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表示,2003~2019年南韩名目美元人均GDP平均年成长4.96%,台湾则为3.90%,差距为1.06个百分点,分析其中因素主要是南韩物价平均涨幅比台湾高出1.9个百分点,这也是造成南韩名目美元人均GDP高于台湾的主因;且同期间新台币对美元升幅大于韩元,即新台币对韩元为升值,充分凸显匯率并非原因。

统计显示,2003~2019年韩元对美元平均年升幅0.14%,新台币对美元平均年升幅则是0.67%。且计算2003年1月新台币对韩元交叉匯率为新台币1元对34.08韩元,其间维持震盪向上,至2021年3月已来到新台币1元对39.85韩元。

拉长观察期间从1980~2019年,南韩名目美元人均GDP平均年成长7.78%,台湾则为6.31%,差距更扩大为1.47个百分点。

央行说明,因南韩物价平均涨幅高于台湾2.89个百分点,且该期间韩元对美元平均年贬幅1.66%,但新台币同期间对美元还是升值,平均年升幅0.39%。1980年1月新台币对韩元交叉匯率为新台币1元对15.25韩元,仅2021年3月39.85韩元的一半不到。

央行指出,基本上以美元计价的名目人均GDP存在许多的缺点,因此联合国早在1965年开始就推动PPP(购买力平价)国际比较计画(ICP),透过各地实地查价计算各国PPP。不同于市场匯率,以PPP折算的兑换率是衡量一国在某特定时点,相同一篮子商品与服务和基准国(美国)的相对价格,也就是货币的相对购买力。

「PPP人均GDP」是本国币计价人均GDP除以PPP,台湾PPP人均GDP高于南韩,代表台湾民眾实质购买力高于南韩,即反应台湾民眾的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尤其台湾有完善的健保,民眾医疗费用相对较低,且房租、油电价、交通费、民生物资等也相对低廉,有助维繫购买力。

#PPP #央行 #南韩 #新台币 #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