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衝突,因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镇压事件全面失控中。以巴双方领导人若未能适度克制,降低衝突规模,局部衝突恐将升级成全面战争。
长达半个多世纪,以巴之间的衝突,涉及两个民族宗教、文化、领土等多方面根深砥固的矛盾。管理并解决以巴衝突一直是美国全球大战略重要的环节,儘管中东地缘政治在美中俄竞逐主导国际秩序权力下,已然导致国际政经的结构性改变,过往美国在中东单极独强的格局已不復见,中东地区反而远离美国所擘划的和平路径,战争威胁未因经济互利方案而消弭,以巴各自民族主义高涨预埋着下一波武力衝突。
2012年11月29日,巴勒斯坦入联案经联合国大会通过巴勒斯坦由「观察员实体」提升为「非会员观察国」议案,虽为巴勒斯坦建国带来歷史性的胜利,并未为以巴之间的现状带来实质变化,反而激化犹太民族主义,无助于解决以巴衝突。以色列以扩建东耶路撒冷和西岸殖民区回应巴勒斯坦「国」,意味在国际舞台的失败,将在约旦河西岸、加萨走廊和东耶路撒冷讨回国家尊严,纳坦雅胡政府并未因联合国的决议而改变对巴勒斯坦的立场。
巴勒斯坦问题既是英国殖民遗绪,也是美国将权力平衡政策施加于中东地区的结果,说穿了就是现实主义国际政治。以巴之间漫长的歷史衝突,背后寓意着大国权力支配的政治力学。巴勒斯坦想要完成真正独立自主,除要统整约旦河西岸的哈玛斯以及加萨走廊的法塔两大势力外,更需要说服以色列和美国;以色列则受限于中东地缘政治的制约,为确保国土安全,也不会轻率同意撤出占领区。
以巴之间在维持中东地区「均势」的前提下,双方透过外交途径达成彼此都能接受的条件,但是,过去达成的《大卫营协定》是美国以其军事强权为手段从中斡旋的结果,事后以巴两国强硬派并不接受,基于生存是国家最高利益之下,双方为了争取加萨走廊和约旦河西岸屯垦区的国家主权,加上彼此宗教信仰的歧异与民族意识的过度渲染,权力平衡在以巴之间早已不復存在,随时都有兵戎相向的可能。
只要巴勒斯坦继续在耶路撒冷推动独立建国,以色列就有如芒刺在背,过去曾因美国介入而短暂停火,并不代表可见到和平的曙光,只是预埋下一次衝突火种,随时都会因星火摩擦点燃更大的烽火,只要任一方对情势误判,将如同一次大战时的「八月的枪」,以巴之间就始终存在着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
以巴衝突中显而易见,一方以伊斯兰教国家及激进分子为后盾,企图结合中东伊斯兰世界的力量与之抗衡;另一方则因美国国内犹太裔在政治、经济领域拥有庞大的影响力,长期以来的军事、外交政策向以色列倾斜,因此,双方的紧张关系在国际政治压力下尚能维持短暂的稳定。以巴衝突若是无解,加萨走廊依旧笼罩着战争的阴影,少了以巴和平这块拼图,中东和平还是残缺不全。(作者为国立高雄科技大学兼任助理教授)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