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海葬、树葬申请件数年年成长,但崇德殡仪馆为登记海葬家属准备的骨灰罈暂厝区,竟是一间平常锁起来的储藏室,议员不满、要求给往生者最基本尊重。民政局指出,已责成台中市生命礼仪管理处改善现有暂厝环境,提供独立空间并提高明亮度,让海葬先人可尊严圆满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申请海葬 5年成长4倍
市议员王立任、谢志忠、张玉嬿、黄守达14日质询指出,民眾环保意识提升,海葬需求愈来愈多,台中市2016年起办海葬,申请件数从第一年的6件到2020年24件,5年成长4倍,显示海葬需求日益增加,市府今年预计办5次海葬,总计提供36个名额。
王立任说,海葬需考量场次及天候、海象等条件,常需等待一段时间,火化后将骨灰罈移到崇德殡仪馆内的海葬暂放区等待海葬,但家属发现等待海葬的骨灰罈暂放区,其实是崇德殡仪馆走廊间平常上锁的储藏室,与殡仪馆杂物陈放共存。
平常上锁家属无法致祭
议员抨击,更有殡仪馆人员把影印纸或其他杂物堆置在骨灰罈上方,平常上锁、家属也无法致祭,不尊重家属也对往生者不敬。黄守达认为,骨灰罈放置处要考量的不只是对往生者尊重,更应想到家属心情,看到亲人的骨灰与其他杂物堆置一起,情何以堪。
谢志忠、张玉嬿等人呼吁民政局应尊重生命,立即改善此状况,提供完整开放空间,专门给予等待海葬的骨灰罈使用,让家属无挂念,也让往生者走的安心。
副市长黄国荣直言,海葬骨灰罈的暂放区在储藏室实在不恰当,将尽速规画海葬骨灰罈的暂放专区。
民政局长吴世玮说,因应民眾申请海葬时,先人骨灰无处存放,台中市规画免费暂厝区域供家属使用,海葬追思会均于崇德殡仪馆内礼厅办理,为避免造成家属迁移骨灰困扰,将骨灰暂厝于殡仪馆,提供独立空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