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诗人周梦蝶而举办的「周梦蝶诗奖」20日举行了创作类决审会议,今年在177件作品中,最终选出萧皓玮《小叙事》、陈怡芬《迷宫之鸟》、郑智仁《时间的节拍》3件作品不分名次,并列首奖。
向全球华文现代诗创作者徵件的「周梦蝶诗奖」,今年作品首次超过170件,由于是评选着作集而非单篇作品,决审委员向阳、焦桐、罗智成多表示,相较于单篇,更能看出创作者进步的轨迹与观点。
由于是以诗集为单位,罗智成认为整本作品平均的水准与完善度十分重要,「感觉好像加了书籍编辑的角色。」焦桐也指出自己的评选过程中也会特别看重完整性,包含一本诗集该怎么呈现。「我们都知道诗单篇单篇发表,到最后散漫地集结成书会比较缺乏吸引力,于是在这次评选近166本诗集时,完整性较强的作品便会比较突显出来。」将整本诗集视为「完整的演出」。
向阳则指出,整体而言,可看出许多创作者对作品有新的展现,「像是后现代主义的手法、新写实主义,乃至于古典、浪漫、抒情等手法,都有一定的水平,且超越了我们那个年代。」整体书写策略而言,很多作品都是利用「整套」成型的方式在处理,表达诗的观点。
因疫情严峻,决审会议採线上进行,第一轮投票结果,《迷宫之鸟》、《小叙事》与《时间的节拍》便获出线,第二轮投票则《时间的节拍》与《戴洛维》同获11分,前者受到向阳、焦桐青睐;后者则由罗智成强力推荐,认为此作品节奏感佳,让人完全享受到读诗的感觉。最终3位评审达成协议,以《时间的节拍》入选首奖。
同获首奖的《小叙事》,焦桐认为意象鲜活且风格清淡,处理诗的时候充满画面感,且整本诗集的隐喻与象徵系统相当完整;向阳指该部作品拥有适度的表达,在情感上不会过度留恋,有种淡然的感觉。《迷宫之鸟》则罗智成认为具有「把日常生活翻译成诗歌、转化为诗歌」的能力;向阳亦指出,该诗集阅读来清顺,是部「不为作诗而作诗」的作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