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几十年的环保工作,曾建华对两岸环保工作的差异深有体会。他认为,阻力和困难其实两岸都差不多,沟通与协调永远是最耗费时间与精力的事,但在台湾做环保相对单纯,大陆却不一样,「其中的各种甘苦与状况,大概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曾建华指出,大陆的环保法规其实比台湾还超前,加上各地所订的实施细则不同,部分要求甚至让业者做不到,但正因如此,实际面上就会产生需要协调的空间,「台湾是立法从宽、执法从严,大陆刚好相反,但就协调繁复与照顾各方利益来说,大陆要更费心思,整个过程绝对是时间还有精神上的消耗战。」
譬如,大家都不喜欢自家门口有焚化厂。曾建华说:「我们厂区位在北京通州区、天津、河北省三地交界处,建厂过程中,无论是开会、环评、作业协调,都必须要跟三地的官员民眾打交道。」
尤其北京首创集团在天津建设一个20万人口的居民区,正好离润泰环保科技厂区较近,当初建厂时,一度引起当地居民不满,除了封路,还在网路上串连。该起事件最后靠着首创高层与地方官员帮忙沟通,润泰环保也特地派车载着该区民眾到厂实地观察,才让工厂顺利完工。
曾建华说,整个建厂过程,协调各方花了三年,建厂仅一年,等于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是用来沟通。对于这些年遭遇的各种困难,曾建华坦言,「偶尔会想到,我们做的工作是群眾所需,利在后代,但现实中却常遭人嫌弃或误解,有时心里多少不免会难过。」
但曾建华强调,如今推动环保已成为一种带有使命感的志业,特别是经歷新冠疫情考验,润泰环保眾人都对环保有更深的认知,「我们其实只是帮着下一代来照顾这个环境,因此争取民眾的谅解支持,也是我们推动环保事业的工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