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自1994年签署后,于次年召开第一次会议,依当初的默契,一年在华府举行,一年在台北举行,以做为台美官方经贸谘商平台,每年定期召开只是正常,何喜之有?

TIFA自签署后于1995年、1997年、1998年密集举行,随后由于适逢我国为加入世贸组织(WTO)与美方接触频繁,停了几年,我国于2002年加入WTO后,原计画于该年恢復召开TIFA会议,不料由于美方对我智慧财产权所提出27项清单,我方有所保留,引起美方不满,这个会议遂一直延至2004年才召开。

熟悉谈判者都瞭解,TIFA虽是台美官方谘商平台,但向来都是美方要求的多,例如着作权法修法、电信市场开放、健保药品核价、美牛美猪开放,甚至要求我设出口软体监视系统、出口商标监视系统,而我方的要求重点于1990年代不外吁请美方将我自特别301名单除名,协助我加入世贸组织,自2000年以来则吁请美方与我洽谈FTA、协助我参与TPP,在这个平台上,美方的要求总能实现,而我方吁请逾半落空,迄今台美FTA八字还没一撇,而TPP已成为歷史遗迹。

召开TIFA到底有什么可喜之处?瞭解的人会说:「大概没有。」但长期以来有许多人以为开了TIFA,就可以让台湾与美国更紧密的联结,可以让台湾与美国签署FTA,更有人误以为TIFA是自由贸易协定的敲门砖,因此每有重新召开的消息传来,各方莫不欣喜,然而这实在是严重的误会,民眾可以误会,然而政府官员却不可误判,必须以临深履薄的心情,来研判布林肯透露的这个讯息才行。

#吁请 #TPP #美方 #TIFA #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