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疫情,台北科技大学实施远距教学到期末,实作类课程也应变调整,文化事业发展系专题展首度改为线上开展,展览「视乎—看见你我的三观」共展出13组作品,展期至7月31日,学子以创意展现20世代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北科大文发系系主任杨琇惠表示,这项展览为大二专题期末成果展,由于国内疫情升温,校内实体展不得不喊停,师生充分讨论后,决定以线上策展替代实体展。
北科大文发系学生毛子源、王恬芯、叶庭汝、赖芊妤对原民文化感兴趣,创意源于原住民族中祭典最多的布农族,打造作品「编古」,发音近似布农族语Bungu(意指「头」),将其打猎背篓的六角形编织法、制作小米糕的木臼和筛箕形象、两性族服的色彩和菱格纹等,结合陶瓷、皮革制作文创餐具及灯饰,将布农族特有仪式及精神文明融入日常餐桌。
王宜靖、张佩瑄、陈锦卉、冯佩榕的作品,以金山磺港渔民特有捕鱼法「蹦火仔」为灵感来源。团队认为,在青鳞鱼跃起的瞬间,火花如闪电稍纵即逝,因此将磺火渔法的视觉、听觉感官美学,转化灯饰,并以木头、麻绳作为展示材料,向渔民致敬,也传达对友善海洋理念的推崇。
黄庭真、张予凡、陈子威、黄佳琪则是透过逐格小动画、书本图鑑、贴纸等多元材料,还打造出动画小剧场,打造「拾光柑仔店」,尝试唤起怀旧年代的五感记忆。
游惠文、沈婷妮、苏映文团队则设计沉浸式装置艺术「不『烦』的20s」,暗喻每个人的烦恼是其他人难以窥知全貌,鼓励观眾欣赏展品时,能转换心态或跳脱自我局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