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各大行库内部最新盘点台股投资余额,今年台股投资部位总市值均较去年大增一倍以上,预期股息收益也将较去年翻倍,合计全体行库今年股息收益上看百亿元。
行库台股投资部位多半以OCI(其他综合损益)列帐,即台股投资的价格变动不必认列在每月获利变动,而是在净值反应评价损益,但获得股息收益时可认列实现在银行获利,因此第三季股息发放旺季是各大行库实现台股投资获利的高峰期。
目前各行库台股投资最新水位,合库超过420亿、华银约400亿元、一银短投加长投合计340亿元、台银和兆丰银各超过200亿元、彰银接近130亿元、台企银则约在110~130亿元间。
其中合库、华银去年同期规模约220亿元,如今各已超过400亿元,可说增加近一倍;一银的短投部位较去年同期也增加100亿元,增幅亦达一倍;其他包括台银、兆丰、彰银、台企银、土银等去年台股投资部位不到百亿元,今年的增幅都有一倍以上。
行库高层分析,由于今年所投资标的股价都较去年走高,因此相对也使每檔股票的殖利率降低,「过去投资殖利率多在5%上下,现在则降到4~4.5%间」,但因各行库投资台股整体部位扩大,因此配发的股利总和依然可观,足够让各行库的股息收入倍翻。
合库估计第三季可获配发现金股利约有16亿元,一银则估计可望超过14亿元,所获配发的现金股利,已和银行一个月的获利旗鼓相当。
大型行库高层也强调,「债不如股」的情势已愈来愈明显,主要是国内10年期公债殖利率在0.42~0.45%间游走,但台股的殖利率至少都有4%以上,「是投资台债的十倍」。
儘管本土疫情爆发,但也有部分类股像网通股、笔电等族群因此走高,因此行库也乐于加码台股,除了股息收入赚好赚满,评价利益还能帮助提高净值,作为拓展授信业务的后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